寒冬悄然而至,来医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也多了起来,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旧病复发。其实,如果在治疗时采取规范的联合用药,就能在大程度上预防胃溃疡的复发。 之所以要联合用药,是因为胃溃疡的致病因素有两个——胃酸和幽门螺旋杆菌,只有把它们同时抑制住,才能保证胃溃疡的治疗效果。如果仅仅 抑制了胃酸,而没有杀死幽门螺旋杆菌,无疑就像在胃里留了颗“炸弹”,后患无穷。有数据表明,如果不清除幽门螺旋杆菌,50%—70%的胃溃疡患者会在1年后复发。 如果经过检测,患者胃中确实含有幽门螺旋杆菌,那常用的治疗方法是“三联疗法”,即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。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主要负责抑制胃酸分泌,常用的有奥美拉唑、兰索拉唑等;两种抗生素则用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,常用的抗生素组合是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,如果患者对阿莫西林过敏,也可改用甲硝唑。这种疗法往往一周就能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。 还有一种“三联疗法”是用胃黏膜保护剂加上两种抗生素。胃黏膜保护剂虽然不能抑制胃酸分泌,但却可以增强胃黏膜的防御机能,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,对胃溃疡也有治疗效果,常用的有铝碳酸镁、铋剂和吉法酯。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时常使用铋剂,这种疗法的优点是价格不太贵,但效果稍差,疗程往往需要两周。 如果患者病情较重,或者其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已经产生耐药性,那“三联疗法”可能就不够用了,需要使用“四联疗法”,即质子泵抑制剂、胃黏膜保护剂,再加上两种抗生素。这样的病例如今在临床上也逐渐多了起来,这跟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不无关系。 倘若发现胃里没有幽门螺旋杆菌,就不必使用抗生素,而只需使用“二联疗法”,即质子泵抑制剂加胃黏膜保护剂。除了质子泵抑制剂外,临床上还有一类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,即H2受体阻滞剂,如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等。
药品可以对疾病产生良好的疗效,但也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。宁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醒,患者可学习以下办法正确判断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。 首先,从用药后出现反应的时间判断。一看用药后数秒至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。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, 在接受药物后突然发生。固定型药疹、荨麻疹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,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。支气管哮喘也常是药物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,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。 二看服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。如发生恶心、呕吐、胃部不适,则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。 三看用药后1至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。血清病样反应多在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,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在用药后几小时至28天内发病,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在10天后开始发病。 四看停药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不良反应。如长期使用心得安、可乐定降血压,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,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,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。 五看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。如保泰松、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停药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发生,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病人用药后1年以上出现,停药后仍可继续发生。 其次,以症状判断。一般而言,药物出现不良反应,其表现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。如药物过敏性休克、药物性皮疹,表现与原发疾病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。心得安治疗高血压,在症状控制后停药而发生反跳性高血压,双氢克尿噻利尿过程中又出现水肿或使水肿加重,此种矛盾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。
经常有人说“上火了吃点消炎药就没事了”。但长期以来,很多人并不知道消炎药和抗菌药之间的区别,不少人把两者画了等号,误把抗菌药当消炎药、把消炎药当抗菌药来用,结果不但病情得不到好转,反而延误诊治。对此,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魏振满指出,从严格意义上讲,消炎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抗菌药,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。 魏振满介绍,消炎药是“俗称”,即医学上的解热镇痛抗炎药,它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物